如何理解代码和对投资的认知
作者:微信公众号,Medium,LinkedIn,Twitter
初衷
收集的知识点越来越多,但很多收藏仅止步于收藏却没有消化,每一次看到这些收藏内容都让我感到疲惫,这显然是一种不健康的状态。就像一只松鼠在自己的嘴巴里塞了太多松果,我不能让松果一直在嘴巴里,这会影响我的成长,松果长时间放置也会腐蚀你的嘴巴。
这就需要我进一步锻炼自己筛选的能力,同时还有行动、坚持的能力。所以尝试开一个周刊,会将最近一段时间内收集到的内容,经过自己思考整理输出出来,从而将别人的知识转换为自己的知识,最后会将对应的收藏归档或者删除。
代码相关
如何理解代码
看代码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明确自己的目的。
整个过程就像渔夫捕鱼,如果想捕大鱼,那么就用去用大网眼的渔网,一些小鱼就放过,不要投入太多精力;如果想捕小鱼,那就把网眼缩小,保证小鱼不会放过,但对于更小的虾米,也没必要投入精力。
明确目的之后,我们就要开始阅读了,这部分我推荐的步骤是:自顶向下,反复阅读。
具体来说,就是在明确了需要阅读的范围后,多次反复阅读相关代码,阅读的粒度则逐渐细致。开始时先粗略的了解数据的大致流向,把函数调用都当做黑箱,大致猜一下它们的作用;后续的阅读中再逐步摸清每个函数具体的逻辑实现。
为什么?就是为了避免提前陷入细节,导致大脑被多层调用栈的上下文和细节填满,失去了对宏观的感知。这时,一旦阅读遇到困难,就很容易就会导致负面情绪,从而降低阅读的效率。
但实际上有时你所纠结和困惑的一些逻辑,其实在看了后续的代码之后,就会很轻易地弄明白。所以与其在细节上钻入牛角尖,不如先扩大自己的视野,前后都看看更为高效。
而按照自顶向下的原则去阅读的话,通常情况下,前一两遍的阅读应该能让你对当前所读代码的目的、设计、数据的流动、与其他模块的关系有了粗略的认知。带着这个认知再去研究细节的话,我相信肯定能事半功倍。
整个阅读过程中,需要克服一个心理惯性,就是总想只通过一次阅读就完成目的。许多人都有这个倾向,但其实这是不现实的,因为它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受限于大脑很小的工作记忆的容量,人类对复杂系统的认知本身就要通过分层抽象的方式来进行。我们需要先把细节压缩成概念,放入长期记忆中,然后再在工作记忆中处理多个从长期记忆中提取的概念,将其处理压缩成一个新的高层概念,最后存储到长期记忆中。整个流程循环往复,就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本规律。
想要一次阅读就完全理解一个复杂模块,只会导致在工作记忆中,后面读入的细节不断覆盖前面读入的细节,即狗熊掰棒子,捡一个丢一个的后果。
而按照自顶向下的原则去读的话,前几次的阅读就相当于现在工作记忆中建立几个概念的黑箱,然后存入长期记忆,后几次的阅读则会不断回想并填充这些概念。而回想和填充的操作,则会不断加深对这些概念的记忆和理解,最终形成对整个待阅读内容的一个深刻的认知。
个人理解:
我也认为带着问题去阅读是最有效率的。书籍也好、代码也罢,理解都需要循序渐进。
当你带着问题,你会更好地利用你的好奇心、求知欲,每一次陷入未知的时候,都问一问自己最初的问题是什么?这能帮助快速走出阅读的困境,从而抽丝剥茧地理解一个东西。
而当你对一个项目进行多次不同问题的探索,你会慢慢了解到项目的全貌。当你多次进行这个过程,相信你也能发现一个适合你的最佳阅读方法。
投资相关
世界经济史是一场骗局
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中说,人类就是因为会讲故事,所以能有共同的愿景和信心,最后才能做成其他动物做不了的事情。
金融就是一个故事。只有我们相信银行会把钱连本带利还给我们,相信股票能越涨越高,我们才会去存款和投资。
股市上也有很多故事。你会听到媒体、机构、网友,不断的给你讲各种故事。公司的故事,行业的故事。
你信过,伤得很深。你不信,赚不到钱。
这里,又要搬出那段经典:
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在这里,可以把“经济”改成“公司”或者“行业”或者“风口”。
跟着热点跑追逐利润没有错。但你要深刻认识到,什么是故事,什么是讲故事的人,什么是真相。
个人理解:
世界上所有的金融体系一定程度来说都是庞氏骗局,因为每个人都在追求低买高卖,并且相信会有其他人接盘。
我觉得对于理性的人来说,应该把个人资产划分为高、中、低三种层次,当然这三个层次如何划分也取决于个人的资产、思考和理解。当你划分完自身的资产,你就能降低很多风险,在面对庞氏骗局里不同人群的共识能够游刃有余。
同时我们都知道,在投资领域,人是赚不了自身认知以外的钱的,所以投资不能想着暴富,所有暴富的人不是因为他们会投资,而大多是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知识、善于学习的能力、良好的个人品质等等。
这样的人在什么领域都不会是弱者,因果关系千万不能颠倒,更不要被造富的谎言所迷惑。
网球与投资
1%的差异不起眼,但很重要
1%的差异,在投资中可以称为“边际改进”。
投资者的目标是在努力实现长期跑赢市场,每天都做得更好。常用的方式会进行复盘过去的决策,发展更好的技术,进行更深度的研究。这些努力,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往往只能带来1%的竞争优势。但是就是这1%的优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巨大的复利能力。因此不断反思自己可以进行“边际改进”,以获得微弱的优势。这对长期结果非常重要。
不需要把每一个决定都做对
取得长期业绩并不意味着每个决定都是正确的。最优秀的网球运动员,赢得的分数百分比并非远超其他人。排名前三的网球运动员也仅能赢得大约54%的分数。在网球比赛中,一场比赛往往由几个关键点决定,顶尖球员通过在这些决定性时刻投入精力、减少非受迫性失误、在错误发生时不被错误分心来取得成功。
同样,坚持实现长期优秀的投资回报意味着不要被随时可能出现的短期噪音分心。投资的成功往往需要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因此噪音是不可避免的。很多投资者往往会被更广泛市场欢迎的证券所吸引。但是逆向投资的投资选择意味着,市场可能需要时间来认识到它的真正价值。
个人理解:
在投资的大部分时间内要保持对大多数人的优势,即便是微弱的优势也很难做到。因为这要求你需要时刻不断精进自己的策略,并且在低谷时刻相信自己。
所以投资和体育运动也有相似之处,作为业余运动爱好者,你很难和那些专业运动员竞争。所以很多人选择相信一些公司和专业人士,毕竟他们是专业的。
而如果你不愿意依靠专业人士,你就要想办法站在有微弱优势的一方,但这个抉择显然很难。
English post: https://programmerscareer.com/enlightening-weekly-001/
作者:微信公众号,Medium,LinkedIn,Twitter
发表日期:原文在 2024-11-03 18:12 时创作于 https://programmerscareer.com/zh-cn/enlightening-weekly-001/
版权声明:如果有侵犯权益的行为,请评论或联系我进行删除。
评论